当前位置:首页 > 足球新闻 >

西大报记者在书中披露,穆里尼奥当年在皇马如何得罪了所有人

来源:24直播网2025年08月30日 11:11

    若论足坛最具争议、最富戏剧性的人物,何塞·穆里尼奥无疑位列榜首。这位“特别的一个”不仅是冠军奖杯的常客,更是媒体与传记作家的“宠儿”——关于他的书籍数量,在足球界无人能及。

    其中,西班牙《国家报》记者迭戈·托雷斯撰写的《特殊的一个:何塞·穆里尼奥的秘密世界》(The Special One: The Secret World of Jose Mourinho)堪称经典。这本书深入剖析了穆里尼奥不为人知的“暗面”:他的权谋、恐惧、愤怒、伤痛、羞辱、争吵与执念。而这些阴暗面,在2010至2013年执教皇家马德里的三年间,被放大到了极致。

    恐惧的根源:来自瓜迪奥拉与巴萨的阴影

    穆里尼奥抵达伯纳乌时,正站在欧洲之巅——刚刚率领国际米兰完成三冠王伟业(欧冠、意甲、意大利杯)。然而,他内心深处却潜藏着对瓜迪奥拉治下那支近乎完美的巴萨,以及后来蒂托·比拉诺瓦延续的统治力的强烈恐惧。这种恐惧,渗透到了他执教皇马的每一个细节。

    以恐惧治军:从一块牛排开始

    据皇马球员回忆,他们在训练基地瓦尔德贝巴斯每天吃的牛肉非常美味。但穆里尼奥却不以为然。他认为,不同部位的牛肉——牛腩、牛柳、肩胛、臀肉、牛腱、菲力——都需经过特定的处理方式。在他看来,厨师们并未做到专业水准:牛腱应煎制,牛柳需烧烤,肩胛则要烘烤。

    如果处理不当,肉质会变硬,咀嚼时会对牙齿、牙龈、口腔神经组织造成不适,进而影响球员整体体能。尽管厨师们努力改进,却始终无法让穆里尼奥满意。这背后有两种可能:要么厨师不懂烹饪,要么供应商在欺骗俱乐部。2011年冬天,穆里尼奥直接要求皇马解雇所有厨师,并更换肉类供应商。

    恐惧,是穆里尼奥控制球队的工具。 他通过制造恐惧,换取球员的绝对服从。更衣室内的他,情绪在两个极端间摇摆:时而如挚友般亲密,时而又冷漠疏离,甚至轻视某些球员。

    他对一些球员(如卡卡)表现出极大的热情,持续数月。但某天清晨,他可能突然不再打招呼,甚至拒绝眼神交流。卡卡始终不明白原因。队友们意识到:如果这种“失宠”能发生在卡卡身上,那任何人都可能成为下一个。

    心理威慑:办公室里的“沉默审判”

    对球员而言,最令人紧张的时刻,莫过于被召入主教练办公室。墙上挂满了“最佳教练”奖杯,穆里尼奥与国米捧起欧冠奖杯的照片,以及他本人的肖像。其中,那幅肖像尤为引人注目——他微微扬起下巴,眼神阴沉,宛如阿尔贝托·科尔达镜头下的切·格瓦拉,充满挑衅与压迫感。

    一位年轻球员曾描述穆里尼奥独特的肢体语言:坐在办公桌后,他像“狮身人面像”或瑜伽修行者般纹丝不动,面部肌肉极度放松,双眼直勾勾地盯着来访者,一眨不眨。他仅用嘴唇(甚至舌头)的细微动作表达情绪,声音如同金属般冰冷、机械。而他的开场白,永远是那句标志性的宣言:“我是何塞·穆里尼奥…..”

    “穆里尼奥是一位表演大师,”符号学家豪尔赫·洛萨诺曾评价。他最崇拜的角色之一,便是安东尼·霍普金斯在《沉默的羔羊》中饰演的心理操控大师汉尼拔·莱克特。

    穆里尼奥为自己的每个“角色”精心设计台词与表演。在公众面前,他是古希腊戏剧中的“歌队指挥”,掌控全局;面对记者,他戴上神秘的面具,言辞充满暗示;而在球员面前,他则化身部落酋长,威严不容挑战。

    他有时会突然缺席本应出席的公开活动,让助理教练代为发言。这并非偶然,而是一种精心计算的“神化”策略——如同原始宗教中,神明通过祭司之口传达旨意。而这位“祭司”,正是他的头号助手艾托尔·卡兰卡。卡兰卡总以“正如主教练所说……”开场,完美复述穆里尼奥的意志。

    情报网络与派系斗争

    穆里尼奥的助手们各司其职,远超技术范畴:助教西尔维尼奥·卢罗(Silvinho Louro)负责监视队长卡西利亚斯;体能教练鲁伊·法里亚(Rui Faria)是C罗的顾问;助理教练若泽·莫赖斯(José Morais)则负责联络南美球员。整个幕后团队构成了一张严密的情报网,为穆里尼奥提供决策依据。

    卡兰卡自2010年12月起担任穆里尼奥的首席助教。起初,球员们视他为可信赖的沟通桥梁。这位37岁的前皇马功勋球员,曾随队夺得2000年欧冠冠军。

    然而,随着时间推移,连卡西利亚斯也开始回避卡兰卡。西班牙球员与卡兰卡共进早餐的场景逐渐消失。球员们甚至会等卡兰卡端着餐盘坐下后,刻意选择远处的桌子。信任的瓦解,也摧毁了更衣室的团结。

    很快,皇马内部形成了多个派系:

    亲穆派:佩佩、赫迪拉、马塞洛、C罗、迪马利亚。

    亲弗洛伦蒂诺派:卡西利亚斯、拉莫斯、伊瓜因、本泽马、佩德罗·莱昂、拉斯·迪亚拉、卡纳莱斯。

    独立派:阿韦洛亚、格拉内罗、哈维·阿隆索。

    “门德斯系”:葡萄牙中卫卡瓦略,与经纪人豪尔赫·门德斯关系紧密。

    这些派系随着利益变化而不断重组或分裂,更衣室暗流涌动。

    媒体即武器

    穆里尼奥牢牢掌控着俱乐部的媒体政策。他决定谁可以接受采访,以及说什么内容。球员若接受媒体专访,必须事先向他汇报内容。

    在他眼中,裁判永远是“反派”。他曾要求球员向媒体抱怨:电视转播商制定的赛程有利于巴萨恢复,而皇马却因此体能透支。任何球员若在赛后采访中“越界”,未能复述他准备的说辞,都会招致他的愤怒。卡西利亚斯就曾因承认球队表现糟糕而触怒他。

    胜利即一切:无法承受的失败

    替补席上的球员坦言,从未见过哪位教练像穆里尼奥这样,将“恐怖统治”表现得如此赤裸。他的肢体语言,处处体现着足球即“战争”的理念。

    他极少流露满足,喜悦中总夹杂着暴怒。对他而言,执教的本质并非提供解决方案或创造精彩足球,而是不惜一切代价避免失败。失败对他而言,如同无法逃脱的空难,是无法承受的灾难。

    2010/11赛季,皇马客场对阵莱万特,比赛第5轮。目睹球队进攻乏力,穆里尼奥站在场边怒骂,刻意提及旧将德尔·奥尔诺的私生活丑闻,试图激怒对方,使其失去冷静、防守松懈——而这正是他2005年从毕尔巴鄂带到切尔西的弟子。

    2011年3月,主席佩雷斯将拉莫斯和卡西利亚斯召至办公室,恳求他们:“你们必须支持教练。”他承认穆里尼奥的方法可能“疯狂且难以接受”,但强调这是为了皇马更大的利益——球迷渴望冠军。佩雷斯虽未明言穆里尼奥会留任,却暗示他并非“临时方案”。

    为安抚穆里尼奥,佩雷斯要求卡西利亚斯公开表态支持。队长在Onda Cero电台采访中说道:“穆里尼奥是位非凡的教练,此刻他或许是世界上最好的。你可能在电视上觉得他奇怪,但当我每天与他共处,我可以告诉你,我会保护他、为他付出一切,因为作为一个人,他值得满分十分。”

    穆里尼奥在皇马执教三载,夺得2010/11赛季国王杯与2011/12赛季西甲冠军。2013年夏天,他离开伯纳乌,先后执教切尔西、曼联、热刺、罗马、费内巴切。

    他的“暗面”——对恐惧的运用、对权力的渴望、对媒体的操控、对派系的利用——既是其成功的基石,也是其最终与豪门分道扬镳的根源。他是一位战术大师,更是一位深谙人性与权力的游戏者。

相关内容

足球录像

足球集锦

足球新闻

大家都在搜

刷新
回顶部